学院动态

智工学院自然学科基础教研室专家座谈会简报

发布时间:2022-11-03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建设数学类、物理类等基础课程,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自然学科基础教研室主任朱晓晶于2022年8月23-24日举办了专家座谈会,邀请李任波、吴晟两位数学方面的专家对本教研室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指导。


       两位专家研读过《离散数学》和《线性代数》的现有教学大纲后指出,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不应对应太多的支撑点,应根据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12条里深挖大点里面最符合的小点来支撑。还建议不同专业的同一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做成匹配一致的工程认证支撑点,建议需要开这门课程的不同专业的老师一起商谈共同研究。



       另外二位专家建议教师在编写教学大纲前,需仔细研读所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清楚的知道我们所教授的学生毕业之后,需要具备的与工作岗位所匹配的专业能力,从而倒推出课程的培养目标,这样才是真正能落地的培养目标,否则就是本末倒置,闭门造车地去编写教学大纲。参会的几位教师认真聆听专家的建议,并做好记录。


       会上朱晓晶主任提及学校的考研率低的问题,二位专家建议,许多学生可能对于考研没有方向,作为任课老师或者班主任应该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明确其研究方向,适合是考专硕还是学硕,如果考专硕或者考学硕学生的优势和弱势在哪里,数学课的老师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的老师可以加强数学类课程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及格率,这样在考研上能保证一定的通过率,也能增强后续学生的自信心。



       陶辉老师在会上提出自己上课的一些困惑,数学类课程如何做课程思政,吴晟教授就他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课程思政可以增加数学历史故事,探讨数学家们如何进行辩证思考。用国内案例替代国外的案例,比如《线性代数》的图论部分的思政可以谈谈中国邮递员的问题,天气预报为何现在会比以前准,航母的导航系统等。



       面对面探讨专业问题,李任波教授和吴晟教授对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本次讲座的开展让大家了解到课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将来的课程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反响非常好。

通过本次会议,专家向我院提供了数学类课程大纲编制与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能结合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指标体系融入,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夯实基础。会后,教研室组织老师已经开始着手《线性代数》和《离散数学》两门课程的大纲修订、教学案例库建设、教学课件制作、习题库编制等相关后续工作。


       最终通过本次会议,自然学科基础教研室顺利通过了几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改革,这些大纲将应用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教学。

相关文章

地址/Add:云南省昆明市

邮编/Zip:651700

电话/Tel:0871-67978799 67978800

版权所有 © 2025 云南工商学院 云教ICP备1206028号 滇ICP备17000571号-2 滇公网安备53012702000031号